抑鬱症留學生的自述
抑鬱症留學生的自述 — 我所做的全部努力,不過是為了完成普通的生活

寫在前面:這篇文章去年首發在北美留學生日報上,是我用另一個筆名“蝙蝠大人”寫的。當時用筆名是覺得抑鬱實在不是什麼值得稱耀的事情。現在雖然情緒仍有波動,但總體來說在控制中,才可以看似輕鬆地笑談過去,但當時真的是度秒如年,走着鋼絲無人說。
這篇文章三天內破了10w閱讀,長尾也非常驚人,前幾天我還在豆瓣看到友鄰轉發,累計下來差不多20w閱讀量了吧。它對我的影響也很大,第一讓我認識到媒體對於價值和信息傳播的積極作用,第二發現留學生群體抑鬱很普遍但大家都緘口不言,第三寫這個話題讓我更加關注抑鬱症,反過來對這個病症和自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
留學生抑鬱已經不止一次被提起了,但好像還沒有一篇以one on one conversation的形式來談論這個問題的文章。精神疾病是有很多種類型的,抑鬱症是最廣為人知也是最被濫用的。人們對抑鬱症有很多誤解,最常見的一種就是,抑鬱常常被認為是“心情不好”,而真正的抑鬱是,生活中所有的一切都很好,可我還是在精神上掙扎着。你問我原因? — — 我也不知道。
筆者一直遊走在抑鬱症的邊緣,情緒非常不穩定,但因為告訴自己“剛來美國還不適應”“慢慢會變好的”,所以也並沒有很認真地去思考抑鬱症這個問題。後來當我結束了所有final開始度假,卻仍然擺脫不了depression的時候,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。筆者患的是躁鬱症,bipolar disorder,也叫做雙極性情感疾患,於狂躁期,患者會感到或表現出異常開心、有活力、易怒;於抑鬱期,患者會哭泣、缺乏交流、對生命萌生負面看法。也叫做鐘擺病,有興趣的話可以去深入查一下資料。筆者參考了一些資料,但這篇文章會更偏主觀,以一個患者的narrative來談論抑鬱症對自己的影響和怎樣去克服。
Some “sad facts” about depression:
#1 抑鬱是24/7全年無休的,就像是在過膝泥潭裡深陷,只要停止一掙扎,你就會被淹沒。
Overwhelming是大多數抑鬱症患者都會用的詞,當然並不是所有overwhelming的人都是抑鬱症。這個世界要求太多了,我要麼躺在床上拒絕面對真實的世界,要麼就得爬起來一項一項去戰鬥which is endless。當我看着別人那樣proactive地活躍在朋友圈Facebook,出現在各種群體活動各種party的時候,我看着他們火熱的朋友圈留言,心裡就一個感受:為什麼我不能和他們一樣正常地對這些東西食物、某某大人物要來開lecture、各種美國的節日產生興趣?我的心生病了,可是明天還要上課、開會,還有那麼多新的科技和融資,那麼多推送要去讀,這個世界為什麼就不能停一停?
#2 抑鬱症患者可能看上去極其正常
筆者平時看起來完全就是一個逗逼。很少有人會把自己抑鬱的事實擺出來說,是因為當我實在堅持不住去找朋友talk through的時候,我發現向別人解釋本身就是一件很精疲力竭的事情。另外,不犯抑鬱的時候我基本上是把自己blocked out的,而當我犯抑鬱的時候我去找朋友尋求幫助,長此以往我也會覺得自己是個糟糕的朋友,而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,總會有照顧你情緒不周全的時候,抑鬱症患者又對此特別敏感,我不想成為別人的負擔。
#3 別試圖去安慰一個抑鬱症患者
“多運動,你會感覺好很多的,相信我” — — 請相信我,我定期去gym,我吃健康的食物,我讀書、旅行、和朋友聊天……我已經試過了所有可能的辦法。但是它們都只是創口貼,只能緩解無法治癒。
“如果我有你的生活,我會感到知足而不是抑鬱” — — 如果你完全擁有我的生活,你也會擁有我的抑鬱。
#4 我開心不等於我痊癒了,我抑鬱也不代表一定要自殺。
“昨天你很開心啊,真正抑鬱的人是永遠不開心的” — — 抑鬱症患者也是普通人,我們也會慶祝生日、聚會(我還能寫稿子呢_(:з」∠)_),並從這些活動中感到真誠的快樂,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們就完全沒事了。那隻能說明我們暫且贏得了那一天那一刻的戰役,但就像#1里說的那樣,戰爭永遠在繼續,想象一下真實的偶爾雙方都歇兵了的戰場吧。至於我為什麼沒有自殺?因為我一直在很努力地讓自己好起來啊!
#5 抑鬱症不僅僅是不開心或者想自殺,它會影響生活各個方面的performance。
對於留學生來說,我覺得學習的壓力、語言文化的不暢、以及過於封閉的留學生小群體,都是抑鬱症的溫床。筆者之前說了,抑鬱症是什麼都很好而你還是不開心,不過長期處於壓力很大的環境並且封閉自己的話,overwhelming也是可以導致抑鬱的。筆者自己的情況是,我為什麼不能像他那樣為人處事樣樣周全?小組討論我為什麼就是沒有辦法集中注意力?我為什麼每次都會拖延?為什麼別人可以這麼主動而我永遠被動?我為何永遠讓別人失望?為什麼別人可以我不可以?這些都不是我本身希望看到的,我也知道自己應該去改,可是我就是做,不,到。然後如此惡性循環下去。
另外留學的路確實是很孤獨的。一個人在異國生活,因為什麼都是一個人,有時候會缺少一個benchmark,擔心自己是不是走偏了。要知道當一條路上只有你一個人的時候,你總會質疑自己到底是會找到一個新的帝國還是還是完全走了極端。當遇到困難的時候,不是所有人都feel comfortable of seeking for help的,有很多人都會選擇自己消化。筆者不反對自己消化自己成長,但是千萬不要走完全封閉自己的極端,不然情況可能會惡化,抑鬱症處理不好還是挺危險的。對於自己所處的境地一定要be mindful,80%可以盡量自己處理,另外20%一定要保證有外界的input,可以是有選擇地和別人溝通和交流,也可以是查資料或者看合適的影音書。
說了這麼多,是不是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有點兒抑鬱症?哈哈哈 — — 別慌,下面我們來說說怎麼辦。以下只是筆者一個人的經驗,沒有和任何人探討過,不代表權威的治療方法。真正的治療還是要去找學校的醫生去諮詢。
#1 別有病亂投醫
美國學校為了防止學生抑鬱,一般都有心理諮詢室,不要懼怕,它存在就是讓你去利用的,和圖書館其實也沒啥本質上的區別 — — 說實話你可能還為它交了一部分學費。Instead of隨便抓一個人傾訴,不如reach out去跟有着同樣經歷的同齡人聊天,你會從談話中發現,原來同為留學生的他們也有這樣那樣的困難和困惑,可以聽聽他們是怎麼度過的。一個沒有抑鬱症常識或者沒有身處在你context的人可能會有對你有害的反應,比如指責你或者把你患了抑鬱症的事情到處亂說。
另外可以去找找自己附近有沒有定期的group session,這樣就可以避免打擾到朋友,也有一個理解和包容你的群體。找一些關於抑鬱症的資料和文章去讀,客觀看待抑鬱症。我還常常看Humans of New York,雖然很雞湯但還是很正能量的,讓我知道每個人都有很艱難的一段日子,打開自己狹小的格局,“看開一點”會緩解抑鬱。
#2 找到你的攝魂怪 — — 抑鬱症的trigger
抑鬱症都會有一些情感上的trigger,當你做出一些行為的時候,行為導致的後果每每都會讓你陷入抑鬱的狀態,找到這些trigger並且試着去避免它們,是對抗抑鬱症的第一步。比如你看到留學生之間的八卦、攀比和抱團就感到心煩,那麼就遠離聒噪的社交網絡,試着過兩天沒有朋友圈的生活。如果time management不好而導致的學習拖後腿會讓你對自己很失望從而frustrated,那麼就先別管抑鬱症,每天從對抗一個小的拖延症開始。抑鬱症可能是一個很ambiguous的東西,但是抑鬱症的trigger可以是一個一個實實在在的小事情,找到它們並且逐個tackle down,會對抑鬱症有很大的幫助。
#3 不求“被理解”,但求“被接納”
說實話我並不期待沒有患抑鬱症的人能夠真正理解我們。作為我自己來說,被接納比被理解要有效得多。抑鬱症本來就是很隱晦、很閉塞的一種病,加上留學的圈子常常像是一個人在死水裡行走,我藏起自己抑鬱的事實,心裡是孤獨且害怕的。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一個人得病了,我迫切地想知道,這個世界上還有別人經歷着和我一樣的痛苦。
找到可以接納你陰暗情緒的人,知道世界上有很多人和你有相同的感受。我自己會聽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,張國榮的歌,看村上的小說(不是文藝女青求別吐槽),叔本華的哲學,還有百看不厭的老友記。你可以慢慢去發掘對自己有效的一套系統,每當抑鬱症發作的時候,立即去尋求這些你已經建立好的、伸手就能夠得到的精神pills,熟悉的東西會讓你迅速安靜下來。
#4 集中精力做一件簡單的事情
集中精力其實就是暫且讓你擺脫overwhelming的感覺,把所有的壓力都暫且丟掉一邊,讓處於狂躁狀態的神經休息一下。心理學上叫“心流”,也叫“精神貫注”。跑步和做器械是很好的辦法,因為運動是需要堅持的,跑不動的時候我會對自己說“再堅持跑完這0.5麥,再多做一秒的plank”,所以注意力需要很集中。另外做冥想(不會meditation的話也可以靜坐調整呼吸),泡二十分鐘的熱水澡,找個沒人的地方站着曬十分鐘太陽,都是筆者自己做過覺得很有效的小事情。
筆者因為自己患了抑鬱,也因此改變了看世界的perspective:Don’t judge. You never know what they’re going through. 他人即地獄,自我是一個深淵。不要push yourself too hard,人類本來就很脆弱,人生也從來不是一個easy game.
最後送上我很喜歡的穆旦的一首詩,喜歡的話可以去搜一下完全版:
《冥想》
把生命的突泉捧在我手裡,
我只覺得它來得新鮮,
是濃烈的酒,清新的泡沫
注入我的奔波、勞作、冒險。
彷彿前人從未經臨的園地
就要展現在我的面前。
但如今,突然面對着墳墓,
我冷眼向過去稍稍回顧,
只見它曲折灌溉的悲喜
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,
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
不過完成了普通的生活。
Hope all is well.
Dost thou think, because thou art virtuous,
there shall be no more cakes and ale?
— Shakespeare
文 / 鹿君 兼 蝙蝠大人
原文链接 / 北美留学生日报首发原文